汽车之声-> 资讯 > 内容

东莞首个创新联合体成立,瞄准新能源行业全链条集成攻关

时间:2024-03-30 22:46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6624   
 

3月29日上午,东莞市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在东莞揭牌成立,作为东莞首个创新联合体,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将聚焦锂电池在高安全、快充、电源智能管理以及能量密度等方面的“卡脖子”共性技术问题,通过布局实施新能源全行业链条式集成攻关项目,打造小动力、储能的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创新价值链跃升。

探索“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路径

2023年以来,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多个上百兆瓦大规模储能项目落地实施。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介绍,风电、光伏、新型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在全国各省市2024能源工作中备受重视。可以看到,新能源行业新质生产力带动科技进步创新和行业深刻变革不断向前发展,加速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在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的引领下,东莞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数据显示,东莞以锂电产业链为主营的企业有300多家,涉及锂电行业的相关企业有1500多家。在消费类锂电池产业领域,东莞处于全国前列的位置。

“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是一个集企业、高校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旨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共同研发和探索创新技术。”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柏清介绍,创新联合体以东莞新能德作为牵头单位,引导创新联合体的搭建及技术研发,联合储能行业上下游核心头部供应链企业群及电子科技大学等优势高校,是梳理并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及难题的重要举措。

3月29日上午,东莞市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在东莞揭牌成立。程浩 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该创新联合体由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联合牵头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创新联合体的组建和实施,将为东莞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条“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路径。

据悉,新能源集团是全球五大锂离子电池供应商之一,聚合物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旗下的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球著名的锂离子电池企业,拥有着多个“全球第一”,新能源系企业的在莞营业收入占到了东莞市整个新能源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总收入的4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徐红兵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首个创新联合体的组建和实施,充分发挥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材料、化学和能源为特色的学科平台优势,发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优势,发挥电研院在科研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地方人才培养等优势,把创新联合体打造成电子科大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

力争2025年联合体成员在莞总产值超400亿

“学校在人才和学科上有优势,企业在实验结果市场化方面有充足经验。成立联合体是双方的强强联合,对科技创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的加入还为东莞解决了新能源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院长皮亦鸣介绍,从实验室成果到中试,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校最擅长的是从0到1的起跑,后面1到100的长跑需要交给企业来进行。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首席科学家向勇介绍,受制于规模和营收,中小微企业较难组织力量进行核心技术攻关,而单纯借助高校产学研力量,又很难解决企业现实问题,因此由龙头企业攻关核心技术后进行推广和扩散是更加切实可行。

“创新联合体是产学研融在一起的,形成一个真正的实体工作班子。整个过程是以企业、以产业的需求作为牵引,以问题作为导向,然后再通过高校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去逐步地融合和拓展。”向勇说。

入行18年,在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宁顺刚看来,在新能源领域,用户始终追求更安全的电池、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充电,创新联合体的成立融合了上下游产业链,将为用户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有了解决方案以后,我们也会将技术带进整个新能源领域,带动产业链发展,推动行业良性循环,这也是我们创新联合体的使命。”宁顺刚介绍,创新联合体是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研发力量集合起来,由龙头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其他企业参与研发、分享技术成果的新模式。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内计划投入不少于1.5亿元的研发经费,用于开发电源智能管理系统,发展高安全快充技术,优化高能量密度技术,搭建储能电池产业的研发、检测与应用共同技术平台等项目。

据悉,创新联合体首批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形成新技术3-4项,新产品2-3个,建成创新平台1-2个,在消费类电池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力争在2025年,创新联合体各成员企业在莞总产值达到400亿以上,带动东莞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一千亿元,实现产业倍增发展。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推荐
广告
汽车之声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汽车之声-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之声 news.cheway.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